周口10月26日电(韩章云 胡洪涛)“国家对我好,亲人对我好,志愿者对我更好,多次来看我,鼓励我支持我,我坚决要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来回报社会!”10月26日,谈到身后捐献遗这一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张常海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张常海今年44岁,河南鹿邑县高集乡人。就在10月25日,他终于完成了自己深藏内心十余年的愿望:签署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希望在去世后能回报社会。
“我生前获得无数好心人的帮助,却没能为社会做贡献,如果我的身体、器官、眼角膜在我去世后能对社会有用,那都捐了吧。”说服家人、在志愿申请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卧床的张常海如释重负。
图为作为家属代表,张常海的三哥在申请书上签字。 胡洪涛 摄25日中午,河南省鹿邑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以及鹿邑县人民医院的几名医生,带着慰问品来到鹿邑县高集乡张常海的三哥家里。
医生仔细的检查了张常海的身体,发现他除下半身发育不好外,其他一切正常,符合捐献遗体的要求。
在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张常海在志愿申请表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他的三哥作为家属代表,也一并签字。
张常海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上面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7岁的时候张常海不幸患上骨髓炎,由于家里贫穷,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10岁后,张常海已经卧床不起,这一躺就是33年。
但是卧床的张常海并没有与社会完全脱节,喜欢看书、爱看新闻的他时刻关注着外面的世界。也是从新闻报道中张常海知道:无偿捐献遗体、器官以及眼角膜也是帮助别人的方式之一。
十三年前父母相继去世,张常海由三个哥哥轮流照顾,哥嫂们待他细致入微,饮食、生活从没有过亏欠。
由于没有劳动能力,张常海被村里列为精准扶贫户,村里还出资给他盖了一间房子,逢年过节乡里民政部门会给张常海送来慰问品。农忙的时候家人顾不上他,都是邻居们给张常海送饭照顾他的生活。
“我一直记得2008年12月8日,一个爱心人士带着自己的学生来看望我,逢年过节他都会记得来看我,我想留下他的联系方式,但是他只告诉我姓张,不肯就电话。这种好心人我遇到太多了,获得无数的帮助,我一直感激不尽。”张常海告诉记者,卧床33年,无论是政府还是志愿者,亦或是村里的乡邻、自家亲戚,对他的照顾、帮助他都记在心里,一直想找机会回报。
喜欢新事物的张常海也是个热心人。自从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支付,张常海常常帮村子里的老人们充手机话费,给老人们提供不少方便。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常海接触到鹿邑县当地的一个公益组织,并加入公益微信群,尽己所能为志愿者们出谋划策。
今年以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张常海越来越渴望申请捐献遗体,希望能在自己还能自主做决定的时候实现回报社会的心愿。
在张常海所在的农村地区,人们的固有观念就是人死入土为安,捐献遗体简直就是“疯子”。不出所料,哥哥姐姐们对张常海的想法激烈反对。但是张常海没有放弃,从最疼爱自己大姐开始劝说。
“我大姐生活在广州,她的孩子都是大学生,有文化,对于我捐遗体的想法,大姐刚开始也是心疼我,不同意,可是后来她想通了,觉得我只有实现了心愿才是真的开心,于是大姐也开始帮我说服二姐跟三个哥哥,好不容易,他们都同意了。”
作为家属,张常海的三哥张永义一边在弟弟的捐献遗体申请表上签字一边抹着泪。“真舍不得弟弟走,也不想让他捐献遗体,可这是弟弟的心愿,我们兄弟姐妹疼他、爱他,最主要的还是他开心不是吗?”
签署完志愿捐献遗体申请书的那一刻,张常海拨通了远在广州、最疼自己的大姐的电话:“大姐,我已经签字啦!你也不要烦啦!应该替弟弟高兴!”电话里传出大姐的哭声,情绪稳定后,张常海的大姐叮嘱他:“既然心愿实现了,你就要好好吃饭睡觉,要活个样子让大姐放心。”(完)